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,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,3月12日,经济管理与电商学院联合湖州市反诈中心在2101教室举办“雅正”安全月暨防诈反诈知识专题讲座。市反诈中心资深专家刘警官担任主讲,全校160余名师生代表到场聆听,现场互动频繁、反响热烈。
全国诈骗形势严峻新型手段层出不穷
讲座伊始,刘警官以一组湖州市反诈中心最新数据切入主题:2024年,湖州市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000余起,涉案金额超2亿元,学生群体受骗刑事案件百余起。他通过动态数据图直观展示诈骗案件高发区域、受骗人群年龄分布及常见诈骗类型,强调“诈骗已从偶发犯罪演变为产业化、智能化犯罪链条,学生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,极易成为重点目标”。
揭秘诈骗工具与类型剖析真实案例敲警钟
刘警官结合办案经验,详细拆解诈骗犯罪“技术+心理”的双重攻击模式。在技术层面,他展示了改号软件、伪基站、钓鱼网站等常见工具的操作原理,并通过模拟视频演示“一个链接如何窃取手机信息”;在心理层面,他以近期高校发生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,深度剖析“刷单返利”“虚假投资”“冒充公检法”“情感诈骗”等六大高发诈骗类型,揭露犯罪分子的“人性操控术”。“某学生因轻信‘注销网贷账户’骗局,3小时内被骗走学费2万元”“某职员兼职做任务,被层层下套被骗70万……”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让在场学生屏息凝神,阵阵惊呼。
传授防诈“组合拳” 筑牢校园安全网
针对如何识破骗局,刘警官提出“心莫贪,眼擦亮,不听不信不转帐”口诀,并重点推广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的预警功能。他还情景模拟与学生互动:“如果接到‘客服’电话要求关闭白条,第一步该做什么?”场下学生回答:“挂断电话,主动联系官方核实!”。此外,刘警官还提醒学生注意个人信息保护:“快递单上的电话号要撕毁,网上交友要慎重。”生动细致的讲解配以漫画图解和反诈顺口溜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易懂易记的实用技巧。
学生反响热烈反诈意识入脑入心
一个小时的讲座高潮迭起。讲座结束后,有学生围绕“如何识别AI换脸诈骗”“遭遇恐吓式诈骗如何应对”等问题提问,刘警官逐一耐心解答。经管学院2024级学生丁美萍同学示:“以前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,今天才发现骗局竟有这么多‘高科技包装’。刘警官讲的案例和应对方法特别实用,增强我的防诈反诈本领”。
此次讲座通过“数据警示+案例教学+现场互动”的多维宣教模式,有效提升了师生对新型诈骗的鉴别力和应对力,筑牢校园安全网,为师生保驾护航。(文/张利剑 )